
教學模型-腰椎穿刺模型技術訓練,腰椎穿刺術前準備:
1、術者準備
術者應認真體檢和備齊穿刺物品。將皮膚消毒用品、無菌手套、局麻藥物、治療用藥和腰穿包等攜至操作地點。腰穿包內應有:腰穿針(成人19~20號,兒童22號)、測壓管及三通管、5ml或10ml注射器、洞巾、紗布、棉球及試管3支等。
2、病人準備
向患者說明穿刺目的,消除顧慮;幫助病人擺好體位,兒童或不能合作者由其他人幫助固定體位。
教學模型-腰椎穿刺模型技術訓練腰椎穿刺具體操作:
1.按上述方法擺好體位,確定穿刺點。
2.操作者先戴口罩、帽子,穿刺點周圍常規皮膚消毒(范圍至少15cm),戴無菌手套,覆蓋消毒洞巾。
3.用2%利多卡因自皮膚到椎間韌帶作局部麻醉。
4.術者用左手固定穿刺點皮膚,右手持穿刺針以垂直背部的方向緩慢刺入,針尖稍斜向頭部、針體偏向臀部,成人進針深度約4~6cm,兒童約2~4cm。當針頭穿過韌帶與硬腦膜時,有阻力突然消失的落空感。此時可將針芯慢慢抽出(以防腦脊液迅速流出,造成腦疝),即可見腦脊液流出。之后可囑病人,頭和腿稍伸直,呈放松體位,便于腦脊液流出。
5.放液前先接上壓力計(一般為測壓管)測量壓力。正常側臥位腦脊液壓力為70~180mmH2O(0.098kPa=10mmH2O)或40-50滴/分鐘。在測初壓后,由助手先壓迫一側頸靜脈約10秒,再壓另一側,后同時按壓雙側頸靜脈。正常時壓迫頸靜脈后,腦脊液壓力立即迅速升高一倍左右,解除壓迫后10-20秒,迅速降至原來水平,稱為梗阻試驗陰性,示蛛網膜下腔通暢;若壓迫頸靜脈后,不能使腦脊液壓升高,則為梗阻試驗陽性,示蛛網膜下腔完全阻塞;若施壓后壓力緩慢上升,放松后又緩慢下降,示有不完全阻塞。凡顱內壓增高者,禁作此試驗。
6.撤去壓力計,收集腦脊液2~5ml送檢;如需作培養時,應用無菌操作法留標本。必要時可在放液后用測壓管再測一次腦脊液壓力為末壓(相對之前的為初壓)。
7.術畢,將針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針,覆蓋消毒紗布,用膠布固定。
8.去枕平臥4-6小時,多飲鹽開水,以免引起術后低顱壓頭痛。
9、操作上步驟,并參考教學模型 腰椎穿刺模型技術訓練(一)腰椎穿刺注意事項。
相關產品鏈接:
心肺復蘇模型
心肺復蘇模擬人
電腦高級心肺復蘇模擬人
高級移動顯示自動電腦心肺復蘇模擬人
高級全身心肺復蘇訓練模擬人
電腦高級心肺復蘇、AED除顫儀、創傷模擬人(計算機控制三合一)
電腦高級心肺復蘇、AED除顫儀模擬人(計算機控制,二合一)
高級孕婦檢查模型
高級中屏幕液晶自動電腦心肺復蘇模擬人
高級全功能護理人模型(帶血壓測量)
高級婦科訓練模型
|